(通訊員 文紹勛 陳玉紅 劉井春)近期,永州市中心醫(yī)院冷水灘院區(qū)心內科電生理團隊應用新技術——左束支起搏成功為患者治療頑固性心衰,患者術后心功能回復良好,效果明顯。
羅奶奶,69歲,因慢性心力衰竭在當?shù)蒯t(yī)院反復住院,治療效果不佳,仍稍有活動就感覺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夜間無法平躺入睡。經檢查心電圖提示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QRS波寬度206ms(正常人90-120ms),心臟彩超提示心臟擴大,EF:25.3%(反映心臟功能,正常人大于50%)。如果按照傳統(tǒng)三腔起搏器治療,患者需自費約15萬左右。該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詳細分析病情后提出采取左束支起搏的方式治療,采用新技術治療患者自費僅需1.5萬左右,為患者大大的減輕了經濟負擔。術后,羅奶奶心功能明顯好轉,體力恢復明顯,正常家務、運動時已沒有胸悶、呼吸困難的情況了。
據(jù)科主任龍雙祁介紹,左束支傳導阻滯的心衰患者,通過器械治療,恢復雙心室同步性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傳統(tǒng)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為雙心室起搏,價格昂貴,手術時間長且受限于靶靜脈的解剖存在一定的失敗率。術后盡管QRS波群變窄,但左室起搏位于心外膜面,心室整體的除極方向也異常,相當一部分患者對CRT無應答。左束支起搏導線少,費用低、手術時間短,心室起搏位于心內膜面,心臟除極方向與正常大致相同,臨床性價比更高!未來,生理性起搏技術將不斷完善和成熟,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