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雪 鄧丹)近年來,甲狀腺疾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女性患者尤為多見。針對甲狀腺結(jié)節(jié)、腫瘤或功能亢進等問題,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醫(yī)生通常會在頸部(脖子前方)做一個小切口,或通過經(jīng)口、經(jīng)腋窩的腔鏡路徑,對甲狀腺進行部分切除(半切)或全部切除(全切)。甲狀腺手術本身是一項精細的“頸部工程”,而術后的恢復過程同樣需要科學的“精心護理”。
手術結(jié)束后,你是不是總覺得脖子“不敢動”?生怕一個不小心牽扯到傷口,連抬手夠個東西都小心翼翼?別擔心,術后運動其實就像闖關升級,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關卡”,只要跟著節(jié)奏來,就能安全又高效地通過!
第一關:新手保護期——“輕輕動,不添亂”
術后1-2周,這時候脖子就像剛維修好的“房子框架”,可經(jīng)不起大風大浪,得保持實力,夯實基礎,讓傷口穩(wěn)穩(wěn)長。
1.推薦動作:每天1-2次“悠閑散步”,像逛菜市場那樣慢慢晃,每次5-10分鐘就行。坐在椅子上,緩慢抬高手臂(不超過肩膀)、活動手腕腳踝,避免手臂過度后伸(比如背后扣扣子的動作)。曬曬太陽、呼吸下新鮮空氣,既能讓血液循環(huán)起來,又不會給脖子添負擔。
2.雷區(qū)警告:低頭刷手機、仰頭看天花板、抬手夠高處、提重物(超過5公斤)、用力咳嗽和打噴嚏,這些動作會“扯著傷口疼”,堅決不碰!
3.小提醒:這階段別跟自己比“運動量”,讓傷口安安靜靜長好,就是最大的勝利。
第二關:進階適應期——“松肩膀,轉(zhuǎn)脖子”
術后2周-3個月時,傷口拆線后慢慢“長結(jié)實”了,終于可以告別“一動不動”,但還是得溫柔點。
1.推薦動作:散步時間可以拉長到15-30分鐘,每天2-3次;頸部輕微活動,比如:低頭(下巴輕輕貼向胸口,別使勁往下壓)、仰頭(慢慢抬頭看天花板,幅度別太大)、左右轉(zhuǎn)頭(下巴對準肩膀,緩慢左右轉(zhuǎn)動,每邊停留兩秒后回正再換另一邊)。還能試試太極拳、溫和瑜伽(選動作柔和的動作,像小貓一樣輕輕舒展)。
2.關鍵原則:運動時脖子別猛轉(zhuǎn)頭、過度扭轉(zhuǎn)。如果運動后脖子有點酸、有點脹,或者心慌趕緊停下來歇一歇。
3.小技巧:把運動變成“享受”——比如傍晚在小區(qū)慢慢走,聽聽鳥叫,既能活動身體,又能放松心情。
4.注意:避免跑步、跳躍、舉重等劇烈運動,防止頸部受力過度。
第三關:強化提升、自由暢想享——“牟足勁、不冒進、悠著點”
術后3個月以上,恭喜!這個時候的身體基本“穩(wěn)住了”,可以慢慢找回術前的運動習慣啦。
1.推薦動作:慢跑、游泳(蛙泳、自由泳都行,避開仰泳,免得脖子過度后仰)、騎自行車,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能試試。
2.注意分寸:像舉重、快速轉(zhuǎn)頭、突然低頭彎腰這類“猛動作”,還是再緩一緩。脖子剛“康復”,得再寵它一陣子。
3.小秘密:如果術后需要吃藥調(diào)節(jié)甲狀腺功能,運動時多留意心跳——要是心慌、氣短,就把速度放慢點,別硬撐。
其實,甲狀腺術后運動就像種小樹苗:剛種下時得小心呵護,不用急著讓它長高,等根扎穩(wěn)了,才能慢慢曬太陽、澆水,最后長成參天大樹。記住,每個人的恢復節(jié)奏不一樣,別和別人比,跟著自己的身體感覺走。運動計劃需根據(jù)手術方式(如:全切、次全切)、是否有并發(fā)癥調(diào)整,如果拿不準,務必先咨詢醫(yī)生——科學“動起來”,才能更快找回那個靈活又有活力的自己呀!